日期::2023-12-30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腊月二十过后,客家山村处处是忙碌的身影。买年货,杀年猪,作豆腐,煎麻蛋,做黄粿,蒸年糕……屋里屋外,一家人忙前忙后;村村堡堡,送年的人来人往。
送年,是客家人的传统习俗。由来已久。
客家人的送年大致有三种:结婚前,未婚女婿给岳父母送年;出嫁后,女儿还未当母亲,父母给女儿送年;孩子出生后,女婿给孩子的外公外婆送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客家青年男女订婚后,除非家庭殷实,“本年成本年归”较少,大都会延至来年或二三年后才结婚。其间,逢年过(端午)节,未婚女婿便会给岳父母送节送年。这种送年,有“送闲年”和“送大年”的说法。
假如来年没预备结婚,这种送年,俗称“送闲年”。
送闲年,相对简朴。未婚女婿只要带上适量的礼品,前往岳父母家。岳父母家也不必做东道,宴请亲朋。一般只邀请兄弟叔伯作陪。席间,长辈大都和颜悦色,对侄(侄甥)女婿说些勉励的话,关爱之情溢表其间。
订婚后,青年男女交往了较长时间,感情日益增进,红帖上开的聘礼,大部分已付清,来年预备结婚,这种送年,俗称“送大年”。
送大年,相对隆重。
双方会商定送大年的吉日(一般都在腊月廿至除夕前一天)。
岳父母家会大张旗鼓地做场东道,并会提前一一宴请亲朋戚友。
届时,未婚女婿家预备好送大年做东道的物品,并提前邀请亲房叔伯帮忙。
早早地,一伙亲房叔伯喜笑颜开,乐陶陶地帮忙将物品送至其岳父母家,并被热忱地留下来吃东道。
席间,大家谈笑风生,祝福满满。
宴毕,岳父母回赠未婚女婿礼品,同时向女婿这方帮忙的亲房叔伯一一递上红包和热情洋溢的祝福,祝福大家万事顺意、快快乐乐过新年。
宾主互道吉祥,深情款款。
女儿出嫁后,假如还未当母亲,做父母的便会为出嫁的女儿送年。
送年的礼品,取决于双方的经济。
假如父母家经济较宽裕,女婿家经济较窘迫,送年的礼品和种类,相应的会多些。
反之,相应的会简朴些。
这种送年,历经时间较短,随着女儿荣升母亲而结束。
这种送年,传递更多的是父母对女儿的亲情和爱,并潜移默化,让夫妻相敬如宾,携手共进。
女儿荣升母亲,父母自然也荣升一级,成了外公外婆。
自此,女婿就开始给孩子的外公外婆送年。
送年的礼品,有三样是最常见的。
一样是猪肉,这种送年猪肉必须有皮有肉有骨,寓意:骨肉相连,亲情长在。
一样是黄粿坨,寓意:圆圆满满,终有结果。
一样是糖糕坨,寓意:步步高升,吉祥安康。
黄粿坨、糖糕坨,外公外婆会全部收下。
猪肉,一般会切一部分回赠,寓意:细水长流,有来有去。
同时,包好压岁红包连各种果子,回赠女婿。
有的外公外婆,还会回赠外甥(外甥女)过年的一套新衣及其他礼品。
时代发展,送年的礼品也不断丰富。现在送年,除保留传统的送年方式,女婿还会根据孩子外公外婆的特点和兴趣,送各种礼品,形式多样。比如,有的送烟,有的送酒。有的为二老各买一套新衣。有的什么也不买,包个大红包等等。外公外婆除保留传统的方式,回赠也形式多样。
这种女婿为孩子的外公外婆送年,是三种送年中的主旋律,也是最为普遍、历经时间最长的送年。这种送年,自孩子出生那年开始,直至孩子的外公外婆全部离世而结束,历时几十年。
年关忙碌日,尽见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