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2-08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近日,有亲戚乔迁新房,我盘算着送什么礼物给他,礼金亲戚不差钱,他肯定不会收,且显得俗气,送物件实在是想不出送什么给他好。为此,我烦恼了好几天,还是老婆一句话点醒了我:“你收藏了那么多的东西,从你的藏品里面考虑一下,比如说文房四宝、算盘什么的。”
一言点醒梦中人,就从我的藏品里面做文章。送算盘正合适,亲戚是生意人,投资理财,财源广进,寓意很好!我挑了一个民国初期的算盘送给他。亲戚连连夸赞,“毕竟是文化人,连送礼都有创意,有档次,高雅、贵重。”
价值几千元的一个民国算盘,这样夸奖还真让我有点承受不起。也许,亲戚看重的不是一件“古董”,他看重的是一种好的意愿和这个算盘所承载的传统文化。
亲戚对算盘的钟爱,的确让我大感意外,算盘作为一种曾经的计算工具,躺在许多人家里的某个角落里,充满了尘埃,几乎被现代人遗忘。但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算盘曾是全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可以说,算盘算得上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我读小学时学校开设了一门功课叫珠算,说白了就是学打算盘。小时候除在学校学习过珠算课外,还跟长辈们学,如加减法、除歌诀 、退商口诀、贵贱差分等,感到非常神奇。加减法还能在算盘上打出图形,像凤凰展翅。
那时候生产队的会计,商店、供销社的营业员、财务人员都会珠算,银行、药店的柜台上,都有算盘。加减乘除随手可算,算出的数既正确又快捷。
曾经有一长辈给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鸡兔同笼不知数,一百个头笼中露,鸡的腿比兔子的腿小二十八只,问多长兔子多长只鸡。这题看着难么?用珠算里的贵贱差分口诀就能算出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我幸运地考进了一间财经类学校,珠算是必修课。
八十年代初,参加工作以后,无论是在商业系统,还是在统计局,天天的财务账本与报表、统计报表等都靠算盘算出来。
九十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进入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算盘慢慢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再后来进入收藏兴趣者的视野,被当做古董和文物收藏起来。
“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当年这些耳熟能详的珠算口诀早已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被人们遗忘在了脑后。曾经无比辉煌过的算盘,竟也徐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我心中的算盘情结却始终割舍不掉,我把家里人,还有亲戚朋友曾经使用过的算盘都收集过来,去古玩市场溜达时,发现有喜爱的算盘,在自己经济状况能够承受得起的情况下,也会将其收入囊中。
在我心中,算盘除了用做收藏品之外,还是我们这代人的难忘之物。它们见证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历程,它们身上凝聚着的祖辈们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会永远伴随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丰富着我们的人生岁月。
算盘一响 黄金万两!亲戚乔迁新房,我给他送了一个民国时的古算盘-今日头条就分享到这里,了解更多算盘一响 黄金万两!亲戚乔迁新房,我给他送了一个民国时的古算盘-今日头条相关的内容,就上优乐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