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7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文|齐榕
这事虽然过去好几年了,仍旧萦绕脑际,不能忘怀。
那是 2016年7月上旬的一天,我接到1962年初中同学吕芝彦的电话,说有一份礼物要送给我。我们约定上午10点在山东省平原县政府门前和谐广场见面。
吕芝彦是平原县桃园办事处董庄村人。1962年夏天考入平原一中初中部,我们是初一·三班的同学,1965年又一同考入高中,后我们各奔东西失去了联系,近年知道他从董庄村大队支部书记任上退休,现随儿子居住在德州。
上午10点,火辣辣的太阳炽烤着大地,我在广场路边上等他。
很准时,吕芝彦穿着一件方格T恤衫,一头花白的头发,黑透红的脸膛,老远就叫着我的名字走过来。我们紧紧握手寒暄,我邀请他跟我回家,他说回村里有急事,说着就从随身携带的兜里掏出了用一张花花绿绿的广告纸包着的东西递给我,并说这就是送给我的礼物。
我立刻拆开包装纸,打开一看,简直就是一个惊喜。原来是一张他精心保存的经过修版放大了的黑白照片。照片摄于1965年7月,背景是平原一中的老校门,是当时初三·三班和初三·四班两个班的合影。
对这张毕业合影照我竟没有一点印象。说来也巧,这时一位骑自行车的白发老人忽然停在我俩面前。
“尚振章”——我俩同时喊出当年班长的名字,我赶快把照片给他看。这时,吕芝彦用手指着照片上的人一个个给我们介绍,一下子把我们思绪拉回到50多年前那个青春年少的时代。
这张照片上共有135人,当时学校的校长刘晓声、支部书记孙培金、教导主任邓汉贞和任课老师基本上都参加了合影留念,约有37人,学生有98人。看着照片上曾经是那么认识的面孔,我想起了发生在他们身上许多有趣的事。
仇德泉是我们班男生中个子最高的一个,他不爱体育却兴趣拉二胡,是文艺宣传队的骨干。上初三时,他得了夜盲症,晚上下了自习课,走出教室就看不到东西,有些淘气的同学就在他走的路上放上砖头、垃圾,试试他是不是真看不见,他真的摔了好几次跟头,摔了跟头他也不着急,总是两手伸出去笑眯眯地说:“别闹,别闹。 ”听说他现在已不在人世了。
学生中还有一个大个子叫赵立清,他是1960年参军入伍复员后复学来到我们班的,他年龄比我们要大六七岁,插班后总是跟不上班,可他是全班唯一的一名共产党员。晚上自习下课后,同学们都走了,他一个人留在教室里学习,天天都超过12点。特殊是数理化,碰到难题,他急得直拍自己的脑袋,后来他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张华乡的一位人民教师。他因患心脏病,离开我们已经有十几年了。
班里的女生中最活跃的算是范金玲了,她是文艺骨干,又能唱又会跳。 1964年全县文艺汇演时,他和高三的一位男生赵传亮二人合演《逛新城》,一下子唱出了名。全校没有不知道的,说初三·三班出了个金凤凰。在几十年后,县里召开的一次教师节座谈会上有她发言,正好是我给她发奖。
我们班的团支书是女同学王新英,她学习要强,工作也要强,什么都不想落在后面,用现在的话说算是女强人。可“社教”时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却没有她,原因是她家庭成分是中农,当时贫下中农子女、干部子女优先。她哭了,哭得那么伤心。为了这件事,她离开家乡,千里迢迢跑到四川找当兵的父亲,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她。
岁月如梭催人老,照片中我们的师长多数人已故去,同学中也有一些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健在的这些同学大多数已70岁左右,那时我们谁也没有想到50多年后会过上“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日子,谁也不敢想小轿车已进入了家庭,出门旅行会坐飞机和高铁,谁也不会想到人手一部手机。国家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多亏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好。我们活着的人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要用我们全部身心去拥抱这个伟大的时代!
感谢吕芝彦同学给我的这份特别的礼物。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