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7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提到盲人,总会想起阿尔·帕西诺的那段探戈。
昨天下午,在一个视障儿童的脸上,我看到了同样的自信。
8月9日,3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残障、留守儿童参加了侠友新社主办的“非视觉太极”系列公益活动开幕式。活动包括“非视觉太极”摄影展、夏令营、VR视频体验、国学主题沙龙等。
所谓“非视觉太极”,顾名思义,是指颠覆传统的以视觉为主要接受和参照途径的学习方式,通过聆听、触摸和专心对比、感受等其他感官及体会方式学习太极拳。这个概念最先来自侠友的太极助盲教学实践,但并不仅限于盲人群体。
展览位于新燕莎购物广场七层,数百幅摄影作品,来自多位专业摄影人及艺术家,还有部分作品出自项目学校的老师们之手。透过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当代社会弱势儿童内心的忧郁和焦急,他们原本封闭的自我与高速发展的社会显得格格不入,然而,孩子们在经历痛苦的过程中也不断努力地突破自我,在心灵得到成长的同时,寻求到自信、健康和快乐。
盲童小明(化名)来自大连盲聋学校,他自幼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庭经济拮据。他从出生那一刻起,他的头发、虹膜和皮肤就是白色。他总是喜欢带着耳机,不怎么关注别人,大家说他是“呆萌小白”。但在跟记者聊天时,小明已经是开朗的小明。
视障、听障、留守孩子们一起为所有观众表演了刻苦排练的节目付志杰是山东武城鲁人希望小学三年级的老师。他的100多个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付老师看到应试教育的各种弊病,希望通过太极拳的训练,让孩子们多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磨练心智。这两年,他已经收了学校里和村子里160名『弟子』。
马国花(左一)是丽江市宁蒗县烂泥箐乡万桃快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是『侠友心 太极梦』的受益学生。杜秋是山东武城鲁人希望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自诩为『嗜书如命的女侠』。她希望以后能像女侠客那样去行侠仗义。杜秋现在是家里唯一的女性。母亲常年受着病痛的折磨。杜秋努力训练太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她认为太极和中医结合才能治母亲的病。泰安特别教育中央的房雪清老师性格开朗,号召力强,自己经过两年的太极拳锻炼,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耐心和毅力都有提高,现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是她太极拳学生。
鲍明真(左一)是泰安特教中央五年级的学生,今年十二岁。从小患白内障病,母亲是盲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有一个四岁的妹妹,视力也逐渐在变弱。
『非视觉太极』的教学方法起源于万周迎教特别学校孩子太极的一些心得体会。他发现盲生在学太极的时候,更加专注,往往比普通学生都要学得好。图为万周迎在泰安特别中央的教学楼里和老师交流。杨克千老师在丽江市宁蒗县烂泥箐乡万桃快乐小学教一年级。那里土地贫瘠,除了土豆和玛咖,什么都种不出来。每次家访,他都要骑着摩托在坎坷的山路中穿行,途中有很多路修建在悬崖峭壁。
马阿青是丽江市宁蒗县烂泥箐乡万桃快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马阿青的弟弟(右一)由于生病,休学一学期。阿青得空时会和弟弟一起训练太极拳。图为阿青家人合影。侠友新社创始人万周迎
走访有时也会碰到困难,万周迎有一次去学生家进行家访,大雨封路,只能滞留在山里
侠友新社从2010年开始,进行 “盲人太极”的公益项目,教特别儿童、留守儿童和贫困地区的儿童太极文化,至今经历了七个寒暑,在全国各地近30所项目学校开展实践。
刚柔并济,以柔克刚,这个道理很多人需要经历崎岖才能悟到,而这些玄妙的道理就蕴含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孩子们在太极的张弛之中领会到人生道理。对于他们来说,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援助,更需要予以心灵上的关怀。建立起坚韧正直的人格,才是他们未来的财富。
感谢您对公益时报的关注,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回复「转载」取得授权。
作者:王会贤
《公益时报》
来源| 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 于俊如
微信编辑| 吴丽萍●“活”该健康,花滑冠军在14号线邀你来“爬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