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1-20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极目新闻记者 张渊
视频剪辑 张渊
通讯员 孙永霞 邱烨
视频加载中...
街道社区、大学校区、产业园区三方签订三区融合共建协议,深化党建引领,创新推动三区融合管理,武汉洪山区将这项工作做在了前头,做出了特色。4月26日下午,洪山街道党工委联合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党委、洪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在武汉创意天地举办三区融合管理创意市集活动。
活动现场
洪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华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晓天,洪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毅松,洪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波,中电光谷助理总裁、武汉公司总经理姚华,创意天地运营中央总经理王小婉等出席活动。
刘华珍在致辞中表示,推进三区融合管理,要将各类资源由条块封闭变为开放共享,加强供需对接的匹配,将校区的智力资源、学生资源、教培资源,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社会组织资源,园区的就业实习资源、专业团队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共做互惠实事,以服务质效检验三区融合的服务水平。
签订三区融合共建协议
活动现场,街道社区、大学校区、产业园区三方签订了三区融合共建协议,涉及组织共建、事务共商、服务共享、平台共用和难事共办等五个方面内容。
市集现场
创意天地现已形成浓厚的产业氛围和丰富的配套,集聚办公人员超过13000人,将在创业和文化两个方面提供服务依托园区文创设计、游戏直播等数字创意类企业提供实习就业岗位,以及与网红打卡地合美术馆联动,开展参观见学、社会实践等活动。
创意市集吸引市民踊跃参与
当天的创意市集分为便民服务区、创意文化区、互动交友区、美食品鉴区、企业服务区,吸引了园区企业、高校师生以及附近社区居民的踊跃参与。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美印团队的师生们在活动中大放异彩。活动前期,美印团队围绕高校、社区、园区三区融合的发展理念,为创意市集上的展品进行了图案创作,印制了帆布袋、日历等文创产品,以四季陪伴为主题为保利心语西区社区功能室进行了设计美化。
丝印体验
活动现场,美印团队以丝印体验的形式铺开,致力推广传统丝印技艺,传统文化赋能园区。由于丝印易操作、承印物选择多,印制颜色鲜艳明快的特点,很快就吸引了园区众多居民、参观者前来体验,推广效果良好。
市集现场
美印志愿服务队依托于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一站式社区问艺社区,秉持坚持传统丝印之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匠心服务的精神理念,引领学生用自身专业投身服务和实践。团队为结对社区保利心语西区社区打造的美育课堂品牌服务活动也广受好评,体现了高校在三区融合发展中人才输出、文化传播、美育传播的重要作用。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出色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8月30日,武汉市洪山区市场监督治理局联合洪山区法院、洪山区司法局走进武汉创意天地开展企有所呼 我有所应园区行活动,为企业点对点送政策、一对一解难题,来自园区的20余位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为武汉创意天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授牌
会议伊始,洪山区市场监督治理局知识产权服务中央相关负责人宣读了《关于同意设立武汉创意天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的批复》并授牌。
随后,武汉创意天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相关负责人围绕工作站工作职能、主要职责、服务内容进行了具体介绍。工作站辅导老师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要点》为题,围绕高企认定基本要求、申报条件、如何培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针对企业代表提出的项目申报、专利治理、商标品牌培育等企业生产经营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解答。
工作站辅导老师为园区企业授课
武汉创意天地现园区注册企业目前已有2000余家,园区内从业人数已超过13000人。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等需求越来越旺盛。其中,武汉精臣聪明标识科技有限公司荣获2021年省级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齐物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外观专利9项和多项软件著作权,2021年自行车GPS码表获湖北十大体育产业单项冠军,2022年又成功申报湖北省知识产权三大工程项目之海外护航荆楚品牌培育项目,获得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专项补助资金10万元。
近年来,洪山区市场监督治理局强力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工作,2022年1-7月份,洪山区专利授权总量875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120件,位居武汉市前列。同时,为帮扶中小微企业,洪山区市场监督治理局还精心编制了《洪山区企业发展知识产权和相关政策汇编》,为企业送上贴心政策及暖心服务。
走访企业送政策促发展
洪山区市场监督治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与武汉创意天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一同探索知识产权服务新路径,形成高质高效、可持续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新模式,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洪山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通讯员许伟)
8月30日,武汉市洪山区市场监督治理局联合洪山区法院、洪山区司法局走进武汉创意天地开展企有所呼 我有所应园区行活动,为企业点对点送政策、一对一解难题,来自园区的20余位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为武汉创意天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授牌
会议伊始,洪山区市场监督治理局知识产权服务中央相关负责人宣读了《关于同意设立武汉创意天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的批复》并授牌。
随后,武汉创意天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相关负责人围绕工作站工作职能、主要职责、服务内容进行了具体介绍。工作站辅导老师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要点》为题,围绕高企认定基本要求、申报条件、如何培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针对企业代表提出的项目申报、专利治理、商标品牌培育等企业生产经营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解答。
工作站辅导老师为园区企业授课
武汉创意天地现园区注册企业目前已有2000余家,园区内从业人数已超过13000人。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等需求越来越旺盛。其中,武汉精臣聪明标识科技有限公司荣获2021年省级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齐物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外观专利9项和多项软件著作权,2021年自行车GPS码表获湖北十大体育产业单项冠军,2022年又成功申报湖北省知识产权三大工程项目之海外护航荆楚品牌培育项目,获得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专项补助资金10万元。
近年来,洪山区市场监督治理局强力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工作,2022年1-7月份,洪山区专利授权总量875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120件,位居武汉市前列。同时,为帮扶中小微企业,洪山区市场监督治理局还精心编制了《洪山区企业发展知识产权和相关政策汇编》,为企业送上贴心政策及暖心服务。
走访企业送政策促发展
洪山区市场监督治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与武汉创意天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一同探索知识产权服务新路径,形成高质高效、可持续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新模式,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洪山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通讯员许伟)
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据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特制订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心、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开拓进取,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文化产业总量持续增长,文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壮大,文化融合深入推进,文化品牌效应持续放大,文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一)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武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811.98亿元,比2016年增长70.13%,占全省比重为45.62%,占全市GDP比重为5.01%。
(二)企业培育成效明显。2019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972家,比2016年增加467家;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总额2036.67亿元,比2016年增长98.3%,企业质量效益持续向好。
(三)产业集聚初见成效。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文化产业出口基地。武汉东湖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武汉创意天地、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华中智谷)、红T时尚创意街区等骨干园区进一步做大做强。认定市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园区19个、市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20个。
(四)产业特色更加彰显。十三五期间,我市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国家级文化消费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先后成功举办金鸡百花电影节、华语青年电影周、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武汉斗鱼直播节、中国游戏节、武汉时装周、武汉设计双年展等大型文化活动。
(五)融合发展日益深入。深化东湖高新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武汉理工数传、武汉语联网公司入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成立文化金融服务中央,推进国家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
十三五时期,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企业整体能级不高,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不大,文化产业领军企业不多;二是文化融合创新不足,文化资源挖掘、整合、利用不够,文化与金融、制造业、农业和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文化供应水平不高,具有国际海内影响力的优质原创文化精品不多,文化消费释放不够充分;四是文化政策环境不优,在影视、电竞、园区建设等领域政策供应相对薄弱,部分区文化经济政策扶持力度不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新发展阶段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文化产业发展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变,文化企业以高质量文化供应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发展目标没有变,文化消费将迎来补偿性增长的趋势没有变。武汉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将为文化产业特殊是数字内容产业的创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随着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等诸多国家战略全面实施,武汉城市综合能级将会得到有效提升,将为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充分熟悉坚持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时的殷殷嘱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正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奋力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文化产业首位度、创新度、融合度、美誉度和知名度,促进满意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为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全面开启武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双效统一,惠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央的发展思想,遵循文化产品生产传播规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应。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有效满意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满足度和获得感。
2.坚持转型升级,释放活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促进文化企业联动转型、跨界合作,培育数字文化新业态。鼓励文化创业就业模式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文化创意创新,激发全社会文化创业创富活力。引导文化产业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挖掘文化内需潜力,坚定不移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战略,着力提升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服务能力和赋能水平。大力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渗透、融合与提升作用,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旅游、体育、商贸、制造、农业等产业融合,催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满意新需求。
4.坚持改革增效,内部挖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释放文化体制改革红利,激发文化单位创新创造活力。扎实推进文化领域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供应效率。注意需求侧治理,形成文化需求牵引供应、供应创造文化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提升武汉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形成产业实力突出、行业特色鲜明、空间布局合理、创新动能强劲、要素集聚充沛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央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跨界融合,加快建设中国数字创意之都,助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详细目标为:
文化产业的支柱性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8%左右;培育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1500家;新增市级文化产业园区10个,聚集文化企业3000家。
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工程,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新增文化类高新技术企业50家,新增文化众创孵化空间10个。
文化消费潜能进一步释放,文化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发挥在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到2025年,引进10个以上知名展会品牌,支持10个展会品牌做大做强,培育10个展会品牌提档升级,引导10个展会品牌加快成长。
对外文化交往聚合高地功能进一步凸显。每年举办10场以上重要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每年举办20场武汉旅游海外推介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60万人次。进一步放大设计之都、直播之城等文化品牌效应,精心培育一批品牌文化企业、文化产品与节展赛事。
积极推进国家级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工作。文化金融产品进一步丰富,文化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文化资本市场进一步活跃,到2025年,新增上市以及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10家。
三、空间布局
以重要城市文化空间和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节点,依托各区优势、紧盯发展大势,规划形成武汉文化产业发展一核、一轴、两带总体布局。
一核:集中打造长江文明之心,以长江、汉江交汇的南岸嘴为原点,以武昌古城、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汉阳月湖、龟北、归元等片区为主体,建设武汉历史人文展示区。其中,打造汉阳龟北片国际文化交往中央,建设文化创意交互区、人文经济交流区、生态文化展示区;提升月湖片琴台中心文化艺术区文化集聚区影响力,实施文化艺术场馆提档升级;完善归元片区国际交往服务功能,争取落户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专业机构,积极承办国际会议、会展、文旅活动。打造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老汉口慢生活文化风情街区、长江文明体验区、文化商务区,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等产业。重点推进武昌古城片区核心区蛇山北坡、斗级营片、农讲所片、东西城壕片、昙华林片改造,集中展示楚文化、辛亥首义文化、学府文化等,打造滨江生态景观旅游带、楚河汉街文旅带、国家级夜间消费带等功能区域,通过文化业态丰富与创新,带动城市保护与更新有机衔接。
一轴:以长江文明之心为原点,在长江主城段(三环线以内)重点建设长江文化轴,高水平建设一批文化旅游、滨水主题景观项目,实施历史风貌街区整治项目微改造,提升夜景亮化功能,完善配套设施,美化天际轮廓线。串联沿长江及相关区域的重点项目、重要节点,着力推动文化创造创新,加快文化展示交流、综合演艺、时尚创意、文化科技等功能板块发展,支持创意设计、传媒出版、文化遗产、文化商贸、广告会展等重点行业发展。以长江文化轴为发端,沿长江向北延伸,建设长江新区文化创新区。
两带:按照武汉城市空间拓展方向,推进长江北片建设文化商贸融合带,长江南片建设文化科技融合带。其中,长江北片文化商贸融合带涵盖武汉经开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东西湖区,贯穿江汉国际时尚文化消费中央、汉正文化商贸中央、硚口工业设计中央,是武汉传统商贸及新兴商贸的聚集地;结合长江日报数字媒体城、武汉广电全媒体中央、武汉中央书城、武汉戏曲艺术中央、武汉图书馆新馆和汉正街地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展文化商贸、出版传媒等重点产业,构建文化商贸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武汉文化商贸产品及服务的发展水平。长江南片文化科技融合带涵盖东湖高新区、东湖风景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贯穿长江创意设计示范产业园、武汉创意天地、各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街区、长江数字文化产业园、红房子亮点片区、中国光谷电竞产业基地等项目,是武汉文化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主要轴线;结合光谷文化产业板块的集中建设,重点发展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全面提升武汉文化科技创新驱动水平。
此外,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深入挖掘传承知音文化、京剧潭门、木兰文化和问津文化等文化品牌,加强创意设计、文博会展、文化智造等产业布局,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立足自然山水资源发展赏花经济、滨水生态旅游等文旅产业,推进文化+农业+旅游,发展既体现区域特色又融入现代元素的文旅休闲产业。
四、主要任务
(一)重要领域
1.数字创意产业。顺应数字经济、线上经济发展大势,深入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数字创意领域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动漫游戏、云出版、云翻译、直播+等长板,推动数字内容产业数字创意移动互联创意智能科技创意迭代。
(1)增强泛娱乐数字内容创意创新聚集能力。紧盯网络直播、短视频、电子竞技等行业风口,形成覆盖内容生产、传播发行、渠道拓展、衍生品开发等业务的产业链条,巩固提升泛娱乐数字内容产业聚集发展态势。支持两点十分、艺画开天等武汉本土动漫企业发展,培育具有武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国际海内影响力的优质动漫品牌、动漫形象和动漫作品,推动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特征的动漫产业发展。完善电竞产业生态圈,打造成熟的游戏研发、制作、发行、赛事、俱乐部、直播等电竞产业链,建设一批电竞产业园和电竞场馆,支持世界顶级电竞联赛在汉举办,打造电竞产业集群。推动斗鱼直播、抖音等为代表的网络直播业快速发展,创新直播+模式,繁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红直播、游戏直播、电商直播、公益直播产业生态。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线上线下重大泛娱乐文化活动举办机制,支持举办国际武汉斗鱼直播节、中国数字创意科技展暨中国游戏节、英雄联盟城市赛等重大节会活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泛娱乐文化创新源和聚集地。
(2)建设海内领先的网络文化创意创新基地。加强新兴网络文化形态、网络信息集成传播引导技术、新型文化生活服务集成应用技术、网络社会系统安全监控监管技术等前沿领域技术研发和应用,构建创新驱动、人才驱动、价值驱动的网络文化创意产业生态。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文学、影视、音乐等优质文化产品内容创意、生产制作、营销传播,支持传统文化行业开展网络文学IP运营,拓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书影联动IP孵化+全产业链延展,打造网络原创文学、微博、网络剧、微电影等新兴领域汉派网络文化品牌。依托腾讯、百度等区域总部,构建东湖高新区江夏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带,打造文漫影游产业融合创新基地。支持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文化创意领域广泛运用,完善信息通信、软件服务等数字产业链,加快金融、物流、零售、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领域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众包众创、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积极打造以数字创意为核心竞争优势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3)发展高端文化制造。聚焦发展数字化制造和智能设计产业,结合新基建信息技术,鼓励高技术含量数字产品研发、产业基础及配套设施开发,在文化制造领域着力导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智能网联和新一代工业制造项目,促进文化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紧密结合,培育文化制造高端化发展新动能。鼓励设计、制造一体化运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开发基于舞美效果、家庭影院等需求的舞台设备及控制系统,研发新一代LED演播室、舞台用专业设备,发展电声乐器、电子音像效果器等音乐娱乐产品,推进标准、内容和技术装备协同创新。发展文化智能终端制造业,加速现代传感、智能控制、移动互联、工业设计等技术与家居文化消费融合,推动智能电视等文化设备研发制造,加快推广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沉浸式体验平台。依托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等,打造江南片区环湖数字文化科技产业发展圈,推动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园、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5G+聪明广电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展个性文化制造业,加快人工智能、3D打印、新型显示、5G超高清等技术在文化领的域研发应用。
(4)布局面向未来的知识经济体系。大力推动智能技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以及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结合,支持文化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拓展传统文化生产内容与形式,积极发展数字阅读、在线教育、知识付费、短视频等新型文化业态。加强IT底层标准、架构、产品及生态构建。着力加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文化基础软件,以及办公自动化(OA)、企业资源计划(ERP)、办公软件、政务应用等文化应用软件的研发应用,大力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推动网络安全相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创新。
专栏一数字创意产业重点项目
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园、华中智谷项目二期、中国电子云全球总部、长江数字文化产业园、硅谷小镇、中南民大科技园、北辰光谷里、武汉创意天地二期、华农里梦想岛直播产业园
2.创意设计产业。深化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扩大武汉世界设计之都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着力打造以工程设计为龙头、工业设计为纽带、时尚设计为前沿的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生态,通过促进创意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赋能。
(1)建设工程设计产业集群。巩固武汉工程设计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等设计业务,支持龙头设计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依托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中建科技产业园等载体,吸引海内外高端工程设计企业来汉设立总部,打造全国性工程设计交易中央和资源配置中央。培育更多十亿元级规模领军企业,打造一批百亿级工程设计产业园区(企业),形成增加值千亿级产业集群。
(2)打造工业设计武汉品牌。推动文化创意引领技术产品创新,加强工业设计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发,形成整体技术集成解决方案。注意实景演出、主题公园等文旅融合要害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以创意设计、研发设计提升文化旅游应用服务水平。建设工业设计集聚区,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央,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提升广告创意设计水平,构建跨媒介、跨平台、跨业态的融合发展模式。
(3)精心打造时尚之城。大力发展以珠宝、服装饰品为重点的专业时尚设计服务,支持本土企业转型打造时尚创意产业园区,增强时尚设计产业联盟的聚合效应。办好武汉时装周、武汉创意设计大赛等品牌活动,增强本地创意人才吸引力、创意资源聚合力、创意品牌塑造力、创意价值传导力。
专栏二创意设计产业重点项目
中建科技产业园、花山河国家亲水文创体验区、武汉设计之心项目
3.传媒出版产业。坚持准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1)打造海内一流的主流融媒体传播平台。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准确方向、一体发展、移动优先、科学布局、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区级融媒体中央建设,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推动市属媒体流程优化、平台再造,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治理手段共融互通,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推进全市互联网舆论主阵地1+15+N长江融媒建设,推动主力军进入主战场,加快建成具有武汉特色、全国影响的副省级城市新型主流媒体,提高新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动市属媒体创新生产经营机制,优化资源结构和产业经营体系,延伸新闻出版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做优做强新闻主业,提升核心报刊、栏目、节目、图书等内容产品质量与影响力。加快建设枢纽型媒体智库,支持建设智能型媒体。
(2)构建内容卓越技术领先的数字出版产业生态。推出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中国故事、武汉故事为内容的主题出版物。鼓励武汉出版集团积极推进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做大做强数字阅读产业,带动网络文学、网络出版、数字期刊、学习教育及衍生产品开发等相关行业发展,抢抓绿色印刷发展机遇,积极推广数字化技术应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健全图书产品无纸化线上生产体系,培育优质纸数融合产品。依托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机构,推广以信息内容与知识服务为主要商业价值的运营模式,支持理工数传等数字出版龙头企业发展,构建全新出版融合生态系统。推动实体书店创新升级,探索线上+线下阅读+体验的综合消费模式。
(3)塑造品牌鲜明多元发展的影视文化产业链。着力培养和引进影视创作领军人才和优质团队,积极吸引影视文化制作机构落户。支持弘扬主旋律影视作品在汉取景、拍摄、制作、发行,加强优秀剧本创作,推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汉派原创影视精品。推进影视拍摄基地建设,发展影视制作、经纪服务、策划营销、人才培训、旅游休闲等配套产业,促进院线经营、票务销售、衍生品开发的数字化和标准化。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开展网络视听产品开发营销,发展网络影视平台。加强新型电影院线建设,推动天河院线提升综合实力和品牌价值,努力跻身全国电影院线20强。持续推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完善政府购买影视文化产品服务机制。办好华语青年电影周等重大影视文化产业活动。
专栏三传媒出版产业重点项目
长江数字媒体城、武汉广电全媒体中央、武汉中央书城、楚天传媒产业园、湖北广电传媒基地、出版城园区二期、华语青年电影周
4.文化旅游休闲产业。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国际滨水休闲旅游名城。
(1)充分激发文化演艺产业活力。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加强精品剧目创作,精心打造优秀剧目和剧本。深入实施汉派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抓好题材策划和剧本创作,完善重点剧目评价考核机制,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以演出为中央环节,完善内部机制,激发生机活力。加强戏曲演出交流,举办中华戏曲艺术节、全国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等活动,提升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影响力。推动汉派戏曲精品走出去,支持优秀剧目到外地巡演,提升汉派戏曲文化影响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演艺产品,做强知音号等演艺品牌。提升武汉剧院、中南剧场等演艺场所品质。鼓励和引导各类民营演艺场所、演艺团体和演出经纪机构健康发展。促进音乐产业发展,推出优秀音乐作品,打造琴台音乐节、东湖音乐节等品牌活动。
(2)着力提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水平。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充分挖掘武汉红色文化资源,推出一批红色旅游路线。坚持市场化模式推动文旅业态融合,大力打造新型旅游演艺项目;推动东湖绿心生态保护与文化提升,打造东湖音乐公园,引入国际海内知名团队开展系列精品演出活动;提升节庆活动旅游价值和受众覆盖面,推动演艺精品和会节品牌转化为文旅融合产品。重点打造文旅信息发布平台,大力开展文旅产品营销,提升文旅产品开发和设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办好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深入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
(3)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休闲产业。加快发展运动休闲业,大力培育体育动漫、体育衍生品等新业态。积极举办汉马、水马、铁马、天马、赛马、龙舟赛等大型国际性、全国性单项体育赛事,大力发展冬季体育经济,持续开展冰雪季惠民活动。支持建设以骑行、登山、水上运动、电子竞技等项目为特色的体育娱乐休闲基地。推动职业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体育培训相结合,支持文化体育融合特色园区建设发展。加快文化与健康产业融合,开发康养文创产品,建设聪明健康产业基地。
专栏四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重点项目
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东湖音乐公园、红房子亮点片区、文科生态园林、武汉野生动物王国、东西湖文化中央、紫薇都市田园二期项目、武汉甘露山文旅城、光谷国家教育营地文旅项目、光谷生态大走廊旅游专线一期工程及配套项目、武汉兰岛都市田园综合体
5.文化博览会展产业。聚焦本地文化优势特色,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拓展文博会展产业新载体、新模式、新空间,打造具有国际海内影响力的文博之都、会展之城、艺术品交易中央。
(1)打造中部地区会展产业新高地。支持健博会、机博会、光博会、桥博会等品牌展会做大做强。办好华中图书交易会、长江非遗大展等文化展会,提升会展策划、宣传、营销等环节文化内涵和创意设计水平。办好中国(武汉)文化和旅游博览会、武汉美术双年展。培育会展龙头企业,完善会展业相关策划、广告、设计、翻译、旅游、经纪等支撑服务体系,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支持本市文化企业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和承办文化会展活动,吸引海内外知名重大会展落户武汉。重点支持武汉国际博览中央、武汉国际会展中央、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央、车谷体育文化交流中央等会展场馆策划、引进和举办国际海内知名展会。
(2)健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红色文物、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工业遗产等保护利用。充分发挥重点博物馆引领作用,加强武汉革命博物馆、武汉中共中心机关旧址纪念馆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武汉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等文化文物单位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拓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投资、设计制作和营销渠道,开发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文博创意产品,满意群众多元化、个性化文化需求。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视频直播等新技术开展网上云博览,创新展陈模式,丰富展示内容。
(3)打造海内一流的艺术品市场。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美术学院等高校艺术设计学科优势,培育艺术品鉴赏、收藏、拍卖、交易、展陈等领域人才团队。依托昙华林艺术街区、武汉创意天地等园区,加快艺术人才和资源集聚,加强本土原创,促进交流合作。规范发展艺术品线上交易,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艺术品展陈、交易体系。培育、引进具有国际海内影响力的艺术品交易、拍卖企业落户武汉,建立健全艺术品交易大数据平台、征信平台,着力打造中部地区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央。
专栏五文化博览会展产业重点项目
武汉天河国际会展中央(一期)、汉口历史风貌区改造及旅游功能提升项目、巴公房子保护及活化利用项目、古德寺片区改造提升工程、得胜桥千年古轴项目、昙华林核心区、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
(二)重点工程
围绕要害环节和领域,深入实施八大工程,为武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1.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加强政策扶持,加大文化市场主体孵化培育力度,激发文化企业源头活力。
(1)加强文化招商引资。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围绕影视、电竞、直播、动漫游戏等文化业态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大文化企业总部引进力度,建立全市文化招商企业库、项目库,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一企一策联系服务活动,引进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
(2)培育龙头文化企业。稳步推进市属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实现做大做优做强。推动长江日报传媒集团、武汉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武汉出版集团成为拥有强盛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龙头企业。支持在汉央企、世界500强等企业集团拓展文化业务,组建文化企业,增强全产业链辐射带动作用。提升骨干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借力资本市场,培育一批创牌打板领军企业。
(3)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对文化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鼓励小微文化企业跨行业、跨区域开展知识产权、项目建设、平台运营、投资融资等交流合作,实现抱团发展、互惠共赢。鼓励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支持文化市场主体个转企小进规规改股股上市。落实好文化产业惠企扶持政策,切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确保各项支持措施直达基层。
2.产业链条提升工程。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补链、扩链、强链,在创意设计、数字创意、文化制造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1)重构文化产业链。发挥武汉区位优势,高质量建设区域文化创新共同体。主动参与全球文化产业链重构,将信息技术、创意设计、智能制造等我市优势文化产业有机嵌入国际文化产业链、供给链,在双循环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抢占先机。鼓励支持市属主流媒体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学科及科研机构,共建新闻传播研究应用一体化的生态圈与产业链,将人工智能和传播学研究成果与新闻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实现产学研高效融合。
(2)优化城市文化空间布局。打造具有国际品质、荆楚特色、武汉魅力的城市文化空间体系。打造文化创意街区、城市文化公园、文化旅游长廊、特色文创小镇等文化功能区块,提升城市整体文化氛围。规范发展市级各类文化产业园区,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鼓励引导园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惠企服务,加速业态更新升级,形成有品质、有影响的文化地标和产业集聚区。统筹利用现有存量资源,鼓励以老旧厂房拓展文化创新集聚空间,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地。提升琴台中心文化艺术区、中山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文化集聚区影响力,推进中国(湖北)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等重点基地建设。
(3)完善文化产业合作体系。构建文化产业聪明共享体系,组织文化园区、文化企业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交流合作,搭建文化产业合作平台,实现聪明交流、资源共享、项目合作。规范行业组织运作,发挥文化中介服务功能,搭建文化企业与政府间桥梁和纽带。
3.文化业态创新工程。推动新型文化企业、新型文化业态、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满意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1)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企业利用数字与虚拟技术开发线上文化产品,创新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加快传统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培育一批文化数字转型服务企业和创新应用企业,促进演艺、文博、会展等传统文化企业主动发掘文化资源,实施数字化转型。鼓励龙头文化企业打造数字化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交易撮合、数字化转型支撑、产品全生命周期治理等服务。
(2)发展数字化衍生服务。鼓励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行业企业为文化企业提供各类拓展延伸服务。支持发展文化产业新个体经济形态,鼓励文化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产业形态自主发展、分时就业,构建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文化服务创新平台。引导线上多样化社交、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有序发展,支持文化产业微创新、微应用、微服务等,以数字技术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赋能。
(3)拓展新商业模式。合理发展文化产业宅经济,促进直播等服务方式规范健康发展。结合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变化,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文化商业模式,促进文化企业生产、流通、服务降本增效。支持建设无人营业等文化聪明小店,打造文化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新模式。
4.文化消费升级工程。推动文化消费升级,改善文化消费条件,增强文化消费便利性,开辟文化消费新应用场景和新增长极,精心打造全国文化消费之都。
(1)优化文化消费平台。加快武汉文惠通平台提档升级,高水平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升级文化消费服务平台功能,完善文化消费基础设施,推进内容精品化、生产智能化、传播数字化、终端移动化、消费便捷化。
(2)培育文化消费业态。依托数字经济、线上经济开发体验性强、参与度高的互动消费模式,鼓励探索云综艺云展览云旅游云演唱会等新型互联网文化消费形态,开发体验性强、参与度高的在线文化消费模式。振兴线下文化消费夜间经济,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3)构建文化消费长效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服务活动,培育市民文化消费习惯,加大文化消费激励力度,引导生产者持续提供优质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文化消费环境,完善演出补贴制度,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艺术表演团体提供优惠的公益性演出,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低价场次或者低价门票。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由直接补贴文化经营单位向补贴居民文化消费转变,引导市民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消费。
5.文化投资优化工程。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扩大文化产业投资有效供应。
(1)强化金融支持。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支持银行和融资担保、创投、保险等机构合作,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文化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积极发挥产业基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用活用好贷款贴息等财政金融手段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推进股权融资,鼓励文化企业进行重组、并购和上市融资。支持文化企业通过著作权或者股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获得贷款,推动核心企业开展供给链金融创新。
(2)做大投资增量。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跟踪协调签约项目落地投产。坚持要素和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快投资计划执行进度,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引导基金效能。
(3)优化资源配置。分类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切实做好文化新基建、智能文化制造、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重大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统筹用好建设用地指标。推进文化产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在物联网、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6.文化产业融合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战略,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技术领域、产业门类、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业态跨界创新。
(1)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深入实施文化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助力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央。充分运用武汉科教优势助推文化创新,构建覆盖重点领域和要害环节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加强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环节共性要害技术研究,开发内容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化体验技术应用系统平台与产品。支持文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加快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扶持高新技术文化企业,壮大高端创意设计、智能文化终端制造、3D打印、直播+、云出版、云翻译等文化科技产业,高水平建设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深化文化与旅游融合。统筹推进文化与旅游资源、市场、品牌整合,打造高质量文化旅游景区、场馆、会节、产品,用文化价值提升旅游品质,用旅游市场丰富文化业态。支持文化旅游场馆、景区健康运营、改造提升,打造夜赏美景、夜游场馆、夜观剧目、夜品美食等丰富多元的夜武汉,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3)促进文化与体育康养融合。积极发展体育竞技表演、大众体验体育、电子竞技等新型文体业态,支持汉马等品牌赛事与荆楚文化深度融合,扩大影响力。紧盯健康养生、绿色环保等生活新需求,积极开发娱乐休闲消费产品和服务,引领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倡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7.文化品牌塑造工程。努力弘扬和传播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楚风汉韵文化特色,展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把思想深刻、品质精良的武汉文化名牌推向全球。
(1)弘扬武汉经典文化品牌。着力设计一批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开发一批红色文创产品、创作一批红色文艺精品、打造一批红色城市品牌。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集聚区,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建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着力打造绿色文化品牌,利用武汉两江交汇、湖泊云集、山水相映的奇丽自然风光,大力培育绿色生态文化品牌,实现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设计打造樱花游研学游等高校文化品牌,增强武汉对年轻人才吸引力。创新琴台音乐节、国际杂技艺术节、东湖音乐节等品牌活动,继承擦亮武汉楚才文化名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汉语传播和文化交流。
(2)提升武汉时尚文化品牌。做强光谷文创产业,丰富自主创新文化内涵,高水平建设运营、宣传展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品牌价值,进一步推动武汉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优势,打造华语青年电影周、武汉创意设计大赛、中国(武汉)游戏节、英雄城市电竞嘉年华、光谷电竞嘉年华等文化创新品牌。丰富武汉设计双年展、武汉时装周等品牌会节文化内涵,打造时尚性、体验感俱佳的潮流文化盛典。
(3)健全文化品牌支撑体系。加大以原创内容为基础的品牌培育和IP开发力度,选树一批有价值、有声誉、有市场的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产业品牌资源库、创意素材库,推动市场主体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储备一批后备文化品牌。建好用好文化版权交易平台,推动优秀文化作品加速转化为优质文创产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培育武汉文化产业品牌。
8.文化走出去工程。开创文化开放合作新局面,更好发挥文化产业支柱性作用,助力打造国际文化交往中央。
(1)坚持文化开放合作发展理念。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挖掘海内市场潜力、拓展海外市场空间,锻造开放包容的文化产业生态。大力拓展文化出口渠道,开展境外文化领域投资合作。大力发展文化数字贸易,打造数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以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和产业化为方向,进一步办好外向型文化节会活动,打造海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对外文化展示交易平台。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外开放载体。充分发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等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服务贸易,支持东湖高新区高水平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鼓励企业打造文化品牌,争创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鼓励外向型文化企业完善海外营销网络,开拓跨境电商等新型文化贸易方式,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转型升级。高水平建设世界设计之都,高质量推进万里茶道联合申遗,高层次开展文明交流,办好大河对话国际论坛等合作交流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准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党领导文化产业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效能,切实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建立健全重点领域、要害岗位治理制度,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完善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机制,进一步发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调度、督办、推进作用,健全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招商引资、考核激励等机制。
(二)加大财政投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文化产业扶持与优惠政策。加强文化经济政策精准供应,着眼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应,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用好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市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治理运营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创项目。灵活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推进新型文化产业示范项目建设。通过政府采购、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方式激发文化消费活力,培育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三)集聚发展资源。积极鼓励盘活存量房地资源用于发展文化产业,支持利用空余或者闲置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地资源兴办文化产业项目。对我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用地,优先纳入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予以重点保障。围绕版权确权、评估、抵押、交易、变现等环节,创新理念与思路,办好华中国家版权交易中央,探索文化产权发展新路径,增强文化要素聚合效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鼓励和促进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发展,建立版权侵权举报制度,依法严肃打击侵权行为,提高知识产权创新能力。
(四)完善人才保障。深入实施武汉文化艺术人才培育工程,以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业内领先企业为重点,不断推进培养体系、协作机制和资源平台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大力培育引进文化产业人才。积极整合高校、企业和协会等资源,加强实践型、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我市科教优势,发挥高校院所、文化企业、园区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等作用,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学子留汉工程,持续打造人才服务平台,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为文化人才在汉创新创业提供优质环境。
(五)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推动压缩文化类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简化办事流程,降低文化企业经营成本。优化文化项目立项审批、内容审查等治理程序,建立绿色通道,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便利、透明、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当好服务文化企业的店小二,完善企呼我应工作机制,构建文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产业重点行业协会建设,积极培育法律咨询、财务咨询、人才培训、风险投资、代理服务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分析发布机制,重点抓好四上文化企业入库统计工作,落实文化企业新入库和在库文化企业营收增长奖励政策。
(六)加强法治保障。构建党委领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法治工作格局。深入实施文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依法规范治理文化市场。加强网络视听、娱乐直播、文化权益保障等重点领域法治建设,强化文化产业领域立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增强监督实效,提升全市文化产业法治化水平。
(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网站)
【编辑:汪宇瑾】
更多出色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