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0-23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 长江日报记者尹勤兵
我们家庭条件一般,至今没买房、没买车,最骄傲的就是把女儿和儿子都培养成了研究生5月30日,面对长江日报记者,从河南来汉打拼16年的陈子锋和妻子崔权鹤这样定义父母的成功。
陈子锋夫妇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食堂经营一个名为中原风味的档口,卖炕饺子、烩面等。对于这一家四口来说,2021年尤其值得铭记两个孩子中的姐姐陈晓琼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毕业,弟弟陈颍则考取了该校硕士研究生,一家人在校园里来了一次特别的团圆。
■ 铁人夫妇的朴素生意经:
只要肯吃苦,就不愁没饭吃
陈子锋告诉记者,1992年,他和妻子崔权鹤从河南漯河市临颍县磷肥厂双双下岗后打起了零工。2006年,他们来到武汉投奔亲戚,学做肉夹馍、炕饺子、煎包等。3个月后,夫妇俩出师,在武昌司门口大成路夜市支起了自己的小摊位。
只要肯吃苦,就不愁没饭吃。这是两口子朴素的生意经。因为皮薄馅大,用料新鲜,坚持现包,夫妇俩的中原风味小吃很受欢迎。从大成路夜市起步,夫妇俩辗转多个夜市做生意,天天下午4时出摊,揉面、剁馅、捏包子、包饺子。不论寒冷酷暑,还是刮风下雪,夫妇俩都劳作到次日凌晨4时收摊,再拖着疲劳的身躯回到租住地。
2020年,夫妇俩搬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区食堂,经营一个名为中原风味的档口,他们的炕饺子很受大学生们欢迎。
天天凌晨3时30分,崔权鹤就从校内寝室起床,赶到食堂开门揉面。半小时后,陈子锋从校外方家村租住地赶到食堂,与崔权鹤一起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各种食材被整洁地摆放好,天空露出鱼肚白,炉火正旺时,食堂档口迎来早起的师生们;中午,当其他档口的师傅们都休息时,夫妇俩又开始忙着制作烩面;食堂晚餐结束后,夫妇俩收拾完档口已是晚上8时。
16年来,我们几乎没看过电视,不是不喜欢,而是实在没时间陈子锋说。
在北区食堂,夫妇俩勤干苦做,同行们打趣送给他们铁人的称号。
■ 一对懂事的子女:
父母一天不曾停歇,我们怎敢疲倦
记者问:你们回首这些年,哪些方面影响到了孩子?陈子锋说,也许是他们平凡中蕴含艰辛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一对儿女的懂事。
冬天,我们夫妻俩站在雪地里包饺子,手冻得通红,头发和眉毛都是白的。崔权鹤说,到了夏天,放了暑假的两个孩子跟着我们一起出摊,在推车下面睡着了,被蚊虫叮得一身都是小疙瘩,浑身被汗水浸透。那时,全家四口睡在出租屋里,天气热,房子小,而且不通风,没空调。我带着女儿睡床上,陈子锋带着儿子打地铺。两个大人扇着蒲扇,常常扇着扇着就睡着了
夫妇俩离开老家时,两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两位老人年纪大,身体很不好。姐姐陈晓琼很小的时候就主动帮着做家务,对比自己小5岁的弟弟陈颍也十分照顾。陈晓琼读高中时,有一次自己买了饺子,舍不得吃,专门送到读初中的陈颍手中。懂事的陈晓琼常常对陈颍说,要听话,要努力上进。
我的父母赚钱很辛劳。在我的记忆中,他们没有一天停歇过。我们当子女的怎么敢有一天疲倦?陈晓琼说。
谈到支撑自己学习的动力,陈颍告诉记者:父母一直在外面打拼,供我和姐姐上学、生活。他们十分要强,我和姐姐也都受他们影响。我们也一定要自强,不能让别人看不起,给自己争口气!
■ 一家四口在大学门口拍全家福
未来预备在武汉买房安家
我出生于1968年,只有小学文化程度。陈子锋出生于1970年,高中文化程度。我们最大的骄傲就是一对子女都成了才。妻子崔权鹤说,两个孩子打小就懂事,没让我们操什么心。不论是走读还是住读,上学报名、报到等都是两个孩子自己完成。
我和弟弟从小就下了决心,一定要考到武汉,和父母团聚。5月31日,远在上海工作的陈晓琼对记者说。2021年,她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上海一家上市公司录用。
陈晓琼记得自己读初三时,父母带她和弟弟来武汉参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她对这所大学印象很深,校园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感染着她。她当时暗下决心,自己将来一定要考进这所大学学习。
2014年,陈晓琼参加高考,考取了许昌学院外语系。2018年,她本科毕业后考取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不论是读本科还是读研究生期间,她都品学兼优,年年获得全额奖学金。
在陈晓琼影响下,陈颍2017年考取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年又考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
姐姐和弟弟先后考进父母工作的大学,在校园里团聚,一下子被校内师生传为美谈。
2021年7月,一家四口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门口拍了一张全家福。今年春节期间,全家人奢侈了一回,在校外短租了一个稍大的房子,过了一个喜庆的春节。
女儿特殊懂事孝顺,工作以后常常隔三岔五给我们买东西,还常常打电话叮嘱我们别舍不得。去年,崔权鹤收到了女儿送的生日礼物一串项链。平时,儿子会带室友到父母工作的食堂打牙祭,并骄傲地介绍:这是我的爸爸和妈妈!儿子有时还会主动帮厨,给父母打下手。
陈子锋和崔权鹤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对于未来,夫妇俩布满了憧憬:我们都很喜欢武汉这座城市,预备将多年积蓄作为首付在武汉买一套房子,全家人生活在一起。
来源: 长江日报
还有2周,我就35岁了。
我很开心,因为我收获了这个年纪最棒的生日礼物!
跟了7年的项目,终于在这个夏天成功的走出了第一步。虽然我也知道未来依旧有很多的问题在等我,但是此时此刻只想享受这份荣誉。
其实这之前,我也无数次的幻想,我会如何迎接这个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应该是喜极而泣、泪流满面吧。
但是真到了那一刻,我竟然只是安静的坐在那里,还有一种想要一个人独处的冲动。
看着他们或是鼓掌,或是握手,或是拍照,内心平静的都有一点怀疑我是真的经历过了吗?真的是这样好的结果吗?
无可否认的是,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
7年。从无人问津、饱受质疑、煎熬挣扎到最后的成功,这一步我走了7年。我哭过、苦恼过、纠结过、争执过,这一切的一切都变成了最完美的铺垫。
我只想说,感谢自己。
感谢自己没有放弃自己,感谢自己的坚持和勇敢!
没有一条成功的路是轻易的。相信自己相信的,坚持自己坚持的,热爱自己热爱的,信奉自己信奉的,我们终将收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2023年的夏天,我会永远记得。
毛主席没有什么门第之见,他曾对女儿李讷说:找对象,要在下面选择,找个一般人就好,不要高干子弟,也不要什么风云人物。
毛主席一生共有十个孩子,李讷便是毛主席的小女儿,他对这个女儿关爱有加,这也是他和江青唯一的女儿。
图、李讷
父女情深李讷出生在1940年,她和爸爸毛泽东之间有个小秘密,毛主席叫她大娃娃,她叫毛主席小爸爸,他们之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出门散步。
在严寒的延安,李讷自从学会说话便和爸爸说:走,爸爸,散步去。毛主席也不会觉得不耐烦,就会抱着李讷,朝着河边走去。
人们经常说,父母经常会给小儿子更多的爱,李讷作为毛主席的小女儿,同样得到了父母的爱护。
3岁的时候,每当毛主席和周恩来等人在办公室谈论战情,李讷便会钻在桌子下面,不吵闹也不说话,悄悄地拿着彩笔在下面乱涂乱画。
直到大家开完会了,李讷便会探出脑袋说:叔叔再见,伯伯再见。
在延安,老百姓常常会见到毛主席和李讷,假如是天气温和了,毛主席便会抱着李讷在门口晒太阳,顺便教李讷读书认字。
假如是天气严寒了,毛主席便会和李讷一起去滑冰玩,李讷坐在铁锹上,毛主席在前面拉着,别提多开心了。
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毛主席主动撤离,当时毛主席抱着李讷看飞机丢炸弹,他问:你怕不怕呀?李讷说:爸爸不怕,我也不怕。
毛主席点点头说:让你现在看一看飞机扔炸弹,是对你的一种锻炼。
由于当时没有正规的学校,李讷只能跟着毛主席学一点文化知识,遇上毛主席特殊忙的时候,他便会直接把李讷交给韩桂馨。
韩桂馨是李银桥的妻子,她上过高中,教李讷一般地读书认字绰绰有余了。
韩桂馨常常教李讷的也是唐诗宋词,李讷的记忆力也好,每当家里来了客人,便会逗着李讷,让背诵几首诗词听一听,李讷便清清嗓子,一会背李白的,一会背李商隐的,让大家夸赞不已。
李讷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学会了识字,甚至在毛主席的影响下,李讷还爱上了古典书籍,因为毛主席常常会让李讷看一些古典名著,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一直到1949年初,毛主席从西柏坡迁到北京后,李讷才有了学习环境。
因为李讷已经学会了不少知识,所以直接到育英小学当插班生。
让李讷兴奋的是,在北京她还见到了自己的姐姐,李敏。
李敏是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孩子,1940年毛主席把不到4岁的李敏送到了莫斯科陪伴贺子珍,一直到1947年才回国。
如今,姐妹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相处得十分舒畅,但李敏在苏联就上过小学,回国后不久就升入了初中。
1953年,李讷13岁,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周才回家一次,可是李讷身体不好,常常会感冒。
毛主席担心孩子的情况,甚至常常给李讷写信:
李讷,你病了,我很想念你,好好养病。下大雪了,你看见了吗?
李银桥曾心疼地说:主席啊,为什么非要让李讷住校呢?她还小。毛主席叹气说:别人的孩子可以住校,我的孩子怎么就不行。
毛主席向来对子女严格,并不是仅对李讷如此。
李讷上学前,毛主席曾和她约法三章,去了学校不能说自己是毛泽东的孩子,也不能说自己住在中南海,更不能坐中南海的专车,回家也要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
因为李讷不姓毛,所以在学校的时候,李讷从未说过自己的身世,即便是老师,也不知道这个姓李的女学生就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孩子。
195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61岁生日,李讷长大了,她一直想给爸爸送个礼物,但是送什么礼物是重要的一点。
思来想去,李讷决定亲手给爸爸制作一个礼物。
李讷从小就喜欢画画,当年毛主席给毛岸英写信的时候,也不忘把李讷的作品寄两张过去。
从12月初开始,李讷就已经开始预备这个礼物,但是她学业繁重,这个礼物她预备了好久都没有做好,等到已经完成的时候,毛主席的生日已经过去好久了。
即便如此,李讷还是要亲自送到爸爸手中。
一个周末,阳光明媚,李讷来到爸爸的房间,发现爸爸正在睡觉。毛主席从战役时期就有个习惯,他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
李讷不忍心打搅爸爸,就写了个便签,让卫士交给毛主席。
图 | 李讷亲手制作的寿桃图书签
她写道:
亲爱的爸爸,您一定睡得很香.您一定也在好奇,我为什么会给你写信呢。是这样的,您的生日快到了,我给你预备了一个书签,可是我做得太慢了,现在才送给您。
爸爸,东西虽然小,但是这是我亲手做的,您一定喜欢,对吗?我愿我的爸爸永远年轻,慈爱,乐观。您教会我怎么做人,我爱您呀小爸爸,我愿您永远活着和我们在一起。
热烈爱着您的女儿,李讷。
作为父亲,毛主席醒来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顿时热泪盈眶,他不得不承认,陪伴女儿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女儿的婚事时间来到1959年,李敏高中毕业后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与此同时,她也有了男朋友,和孔令华在中南海结婚。
李讷比李敏小四岁,虽说也不着急,但毛主席比较上心,多次督促李讷。
60年代,正好赶上全国经济困难时期,李讷吃不饱饭,导致肌肉萎缩,无奈之下还休学一年,等到李讷大学毕业,已经到了60年代末。
李讷上的是北京大学,在学校也不乏追求李讷的男同学,但李讷不以为然,等到1970年,李讷已经整整30周岁了。
图、李讷1959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毛主席曾对李讷说:你都30了,该找一个对象了,你姐姐现在二胎估计也快了,爸爸不希望你以后大富大贵,只希望你好好过日子。
其实李讷上大学的时候,也有人追求,李讷和邵华在一个大学,当时毛岸青曾追求邵华,给邵华写过情书,这一切李讷最为清晰。
邵华还多次询问过李讷,因为她对这方面了解的比较少,李讷便让邵华回信,说明了自己的意思。
后来,邵华被毛岸青的真诚打动,庐山会议后不久,邵华向毛主席提出,想去大连看望毛岸青,当时李讷就告诉毛主席,他们两个可能要谈恋爱。
果然,大连市委通知毛主席,两个孩子都同意了,打算为他们举办婚礼,毛主席得知后十分满足,十分兴奋。他说:邵华是个好孩子,祝他们好。
江青作为母亲,也着急女儿的婚姻,她曾给李讷物色到浙江美术学院的一个张某某,这位张同学带着一副眼镜,白白净净,而且喜欢画画,这和李讷的兴趣相同。
经过江青安排,李讷曾和张某某见面,但最后还是不欢而散。毛主席这才说了那句话,他说:找对象,要在下面选择,找个一般人就好,不要高干子弟,也不要什么风云人物。
不久,毛主席安排李讷去江西的五七干校锻炼,李讷听取了父亲的话,在乡下十分吃苦,平时的李讷穿着简朴,性格内向,也不善于和人说话。
这时,招待所的一个服务员小徐注重到了李讷,他待人热情,经常约着李讷去散步打球,甚至和李讷一起干农活,时间长了,两个人自然有了感情。
小徐是东北人,学历不高,只上过初中,家里的条件也不好,但两个人看对眼了,结婚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是江青不同意,她说:你爸爸是毛主席,你怎么能找个服务员呢?李讷很固执,她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
后来江青曾说:这几天我头疼得很,李讷和我闹别扭,我们互相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最后吵了一架,两个人都不舒畅。
据说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专门看过小徐的资料,毛主席说:只要两个人有感情基础就好,尊重李讷的意见。
毛主席在一封报告中批了同意,随后江西的同志们开始着手为李讷操办婚事。
婚礼十分简单,五七干校里什么都有,摆上一桌子丰盛的菜肴再好不过了,据说当时毛主席还送去了礼物,那是一套全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李讷对这份礼物很喜欢,她珍藏了很久。
一年后,李讷生了一个孩子,看似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其实暗藏不幸。
原来,时间一长,李讷和小徐各自的问题就产生了,主要是文化差距大,观念不合。李讷闲暇的时候想去井冈山转转,但是小徐觉得无非都是爬山,还不如去家门口的大山上。
因为性格原因,李讷和小徐经常吵架,最后矛盾越来越深,甚至到了离婚的程度。
不久,小徐被推荐到河北铁道学院读书,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
李讷在江西的生活是艰苦的,毛远志告诉李讷,毛主席病重了,想见见李讷。随后,李讷带着保姆和孩子才匆匆赶回北京。
当时毛主席病情严峻,不仅身体不好,眼睛也由于白内障看不清人了。李讷回到北京后,哭着说:爸爸,您怎么成这样子了?毛主席说:你是不是恨爸爸了,不想回来了。
李讷摇摇头:不是的,是女儿离婚了,没脸回来了。
但李讷没有想到,她回到北京仅仅两年后,父亲就离开了自己。
想念父亲1976年对于李讷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首先是父亲离世,然后一个月后,母亲也入狱。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李讷得知后泣不成声,她无法面对这个事实。
10月以后,李讷搬到了北京西郊的一个四合院居住,她和儿子以及保姆住在这里,基本上生活已经平民化,平日里拉着板车去买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平日里,她除了洗衣做饭,还要去买煤球,把自己弄得一身黑也不在意,甚至生活在巷子里,也没人知道这个人就是毛主席的孩子。
一直到80年代,曾经担任过毛主席卫士长的李银桥从天津调到北京,他注重到李讷生活困难,决定对李讷伸以援手。
图、毛主席和李银桥夫妇
韩桂馨曾试探性地问李讷:要不要给你再找个对象呢?李讷淡然一笑说:我妈妈是江青,谁肯找我啊。
当时,李银桥的老战友王景清正好来北京出差,李银桥发现王景清也没有对象,于是决定把这两个人介绍到一起。
随后,在韩桂馨的安排下,王景清和李讷见面了,王景清在中心警卫团工作过,为人靠得住,李讷和王景清交谈后,觉得可以。
王景清为人厚道,会做家务,也会体贴人,李讷十分满足。
1985年,二人决定结婚,婚礼当天还摆了酒席,宴请了叶子龙和一些老同志,杨尚昆还托人送来了一床大被套和几斤巧克力。
李讷带着一个孩子,和王景清结婚后,给孩子改了名字,改成了:王效芝。
其实这个名字还有一层含义,是为了怀念毛主席。王效芝的名字中有个芝,其实是毛主席的名字。
在毛家的家谱中,毛主席字咏芝,后改润芝、润之。
李讷给孩子起这个名字,也是为了怀念伟大的父亲毛泽东。
1990年,中心办公厅在整理毛主席的遗物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书签,随后通知了李讷,李讷看后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她初中时给爸爸的生日礼物。
上面的字迹清楚可见,还有她写给父亲的那封信,李讷读着读着就落泪了,当年的语言是那么地稚嫩,而且那么地有趣。
她没有想到,毛主席把这件不起眼的礼物珍藏了一生。
如今,李讷也慢慢老去,每次有了纪念毛主席的活动,李讷都会让老王带着自己去,假如轮椅上不去,王景清索性就背着李讷去。
一次在延安,李讷看到了墙上的照片,看到自己小时候和爸爸的合影,当即就泪目了,她和老王说:咱家是不是也有这张?言语之中,体现了李讷的伤感,还有对父亲的怀念。
遗憾的是,2021年3月1日,王景清因病逝世,享年94岁。李讷哭着说:你怎么能扔下我自己走了呢?
据说1990年的亚运会期间,有个新闻报道毛主席的外孙在亚运村,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毛主席还有这样一个外孙,其实就是王效芝。
如今,王效芝也已经结婚生子,他还有两个女儿,他给孩子起名瑞雪和颢文。到了清明或者纪念日,他便会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去走访纪念。
多年来,王效芝多次带着女儿去韶山,尤其是毛主席故居,在他小时候李讷就告诉他,这是你外公生活的地方,王效芝每次来这里,都可以静下心来。
李讷是那么教育他的,他也是如此教育两个女儿的。
其实在李讷的影响下,王效芝很低调,他从来不会对外说起自己的职业和身份,也从来不会拿毛主席的名字办事。
生活上兢兢业业,不搞特别,在他看来,只要好好工作,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就没有辜负毛主席对子孙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