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8-01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一张可以出声的小卡片可以搞得多浪漫?
偷偷塞进礼物里,在ta处于惊喜之中正要拆礼物的时候,看到了小卡片。
刚预备打开看看写了什么,没想到这张卡片竟然发出来你平时都不会说出口的话。你想想ta此刻会是什么心情!
所以这个既有创意又可以录音的小贺卡,用来当小礼物真的太特殊了~
包装打开就是专属于两个人的小头像,而且可以发图定制,头像还是动态的,真的太可爱了。
假如赶在晚上天色昏暗的时候送这个礼物,你需要再配一个【宇航员小夜灯】!
必要的时候,用来做礼物的装点,也是氛围感十足的好东西。
平时也可以放在床头当成小摆件,每个入睡前的夜晚,都给你营造出梦幻感十足的感觉。
我愿为你摘星揽月
这大概是这个小夜灯没说出口,也最浪漫的寓意了~
今日(6日)4时36分,
我们正式进入惊蛰节气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惊雷响,万物生 春天,来了
春雷始鸣,春风送暖
春阳普照,春雨滋润
有关春天的一切美好
都能在这一时节找到注脚
红杏深花,菖蒲浅芽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簇簇桃粉在枝桠上点染
点点嫩绿在微风中摇曳
正是一幅多姿多彩的春日画卷
3月5日,广州天气晴好,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宫粉紫荆正是盛开时候,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花踏青。
磨碟沙公园的黄花风铃木怒放,一片金黄色的海洋让人瞩目。
麓湖公园,在鸿鹄山上的各色杜鹃花,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游览赏花。
岭南春早。
广州大地,
处处勃发崭新气象。
在番禺,
沙湾街古韵叠境新乡村示范带,
自然村落山水灵动,
乡村民俗多姿多彩;
广州市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
玉带河、拱形桥、
传统民居和祠堂相映成趣,
游人如织,体验岭南风情
今天,
带大家邂逅
番禺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
古韵村落
三善村
三善村
番禺区沙湾三善村,800多年的传统古村落
又是一年踏春时,
游客们穿行在三善村的老建筑,
徜徉在河流旁。
河、涌、湖、塘,
造就了三善村独特的自然禀赋。
其街巷肌理至今保留完好,
村民在山、水、村、田的
古村格局中安居乐业。
这里藏着岭南少见的古庙群其中包括广东省 目前发现的唯一鲁班庙
这里拥有广州传承至今的古建工匠群体曾出过岭南灰批状元靳耀生、 壁画大师老粹溪 有三善村工匠赛鲁班美誉
这里绿意浓浓河涌小桥水塘古榕 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村落
三善村位于番禺区沙湾街道西南方向,坐落紫坭岛上,始建于南宋(11271279),原是紫坭乡的福善里、德善里、乐善里三个人居聚落,因族姓人口与居耕之地的发展,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划出而自成村落,又因各里之名均有善字而取名三善。
古庙群的古韵鳌山古庙群 位于三善村福醇路 建筑占地557.7平方米 建筑严整 外观气派雄伟
古建筑专家表示,鳌山古庙群为番禺区内少有的大型庙群,庙群的建筑布局和雕塑艺术,皆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0年,宣布为广州市内部控制历史文化保护区;2002年7月,并入鳌山古建筑宣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庙群背靠万绿丛生的鳌山,庙前为广场和一方风水塘。鳌山是紫坭岛内的最大一座山冈,因眺望像一条鳌鱼而得名。
古庙群自北而南横列依次是:神农古庙、先师古庙、鳌山古庙、报恩祠、潮音阁共五处,故称古庙群。
专家表示,鳌山古庙群的奇异之处在于封火墙的设计,岭南建筑大多数采用的镬耳屋式封火墙,但鳌山古庙群则采用的是马鞍式封火墙,这在整个广东省都是非常罕见的。
据说,除了佛山市石湾镇的丰宁寺和云浮云城区都杨镇石巷村石巷潘氏宗祠等寥寥几处之外,广东省内再难寻觅马鞍式封火墙的踪影。
鳌山古庙群其中最有特色便是先师古庙,供奉鲁班。鲁班自古被工匠们尊为祖师百工之父。该庙是目前在广东省发现的唯一一座供奉鲁班的民间行业庙宇,具有300多年历史,三善村至今还保留师傅诞的传统庆典。
古庙后殿中间供奉鲁班雕塑。两侧还有匠人塑像,手拿锯、斧子、丁字尺、墨盒等工具。先师古庙中有两对门联:大匠高门兼收并蓄 立规作则怀古知今规矩定方圆奕世恪遵此法 墨绳分曲直百工善用其材。这两副对联是鲁班庙修缮时后人题写的,彰显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从业原则。
工匠村匠心传承三善村靠近紫坭河和顺德水道, 与珠江主航道相连, 河流流到的地方, 有客船到的地方, 就有三善村工匠的身影。
自古以来,三善村民多从事建筑泥水匠、灰塑匠、木匠等行业,不仅在番禺邻近地区,还远至南海、鹤山、四邑(台、开、恩、新)等地工作。
旧时,三善村七八成男丁都是古建筑修缮工匠,涉及古建泥水匠、灰塑、砖雕、木匠、壁画等众多工种,他们沿着水路闯荡珠三角各地,靠一把好手艺谋生。
在过去,三善村75%以上的男丁都是古建筑工匠。当时,妇女在家种田、带小孩,男丁则乘船沿着水路从事泥水活。广东建筑名匠黄群庆是沙湾紫坭村人,与三善村为邻,虽然是两个村,但近如一村。 据了解,三善村的工匠们常去的地方有东莞、佛山、台山等地。每年大年初四初五,工匠们就离家返回工地,年中节庆,出外的工匠们不一定回来,但是师傅诞(每年农历六月十三)那天,他们肯定会划船归来,穿戴整洁,早早来到庙内,互相道辛劳问好,参拜祖师鲁班。
番禺区民俗文化研究者梁谋介绍,在明代,三善村已经集聚了许多民间工匠。清代建颐和园,朝廷到各地选拔能工巧匠,经考核合格才能参与颐和园建造,当时三善村的工匠就被选中参与。
据了解,三善村历史出了很多古建筑名匠,最具代表性人物是靳耀生和老粹溪,靳耀生是岭南灰批状元,老粹溪是壁画大师,陈家祠灰塑、番禺周边岭南建筑的壁画很多都是出自他们两人之手。此外,广州最有名的祠堂陈家祠里面很多精妙绝伦的木雕也都是当年三善匠人的杰作。
焕新颜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是要害。 三善水乡村落的生活, 看似平淡安静,却是岁月静好。
三善村农田、池塘众多 河网交错 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村落。
三善之义 即德善、乐善、福善之合称。 流经村前的河涌,名为三善涌, 她如同一条碧绿的绸带, 将德善、乐善、福善 三块美玉串在了一起。
三善涌呈南北走向,贯通了顺德水道与紫坭水道。据说开村时,沿涌而建起的每个坊居,均有小涌分隔。
三善涌与福善路并行蜿蜒,近日,记者沿着福善路北端入村,一路上两侧民房沿河涌建设,涌边绿树如荫、绿意盎然。
有河必有桥。多座横跨河道的小桥是三善村的另一个特色,村内现有乐善桥、德善桥、福善桥等八座桥。桥头边上,或有古榕树,或有仿古亭台点缀其中,茶余饭后,树下乘凉,亭中闲谈,人生乐事也。
在悠悠古村岁月中,三善涌悄悄流淌着。沿涌小窗、花基被民房主人精心装扮起来,种下菜圃、花卉,显示着房主的闲情雅致以及一份对生活的热爱。村民不紧不慢地生活着,洗菜、晒冬瓜干、捕鱼,怡然得意。小巷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古村多了份热气与温暖。
河涌、古桥、水塘、古树、小亭、石凳,每一处生活细节,无处不显示着世代居于此的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
三善之美,远不止这些,
带上好心情,出发吧~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新华社、南方农村报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肖桂来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肖桂来、高凯珅、栾晓森、杨耀烨、乔军伟 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栾晓森 鸣谢:朝天小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陆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