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04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七夕情人节,古代人都送什么礼物给恋人?我们现在的七夕情人节,人们一般都会送鲜花,还有巧克力等一些礼物,古代人在过情人节的时候都喜欢送一些比较有寓意的礼物,像梳子、发簪、香囊、手镯之类的礼物。
1、梳子:
在古代梳子代表的寓意很特别,假如男子送女子梳子有白头偕老、私定终身的意思。
古代梳子与爱情有关,梳礼也是比较重视的礼节。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古代人那么重视,但也是非常的有意义。
2、发簪:
在古代男子和女子都留长发,发簪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首饰了,所以男子会把它当做礼物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古代男人送女人发簪就代表是喜欢她或者是想要娶她的意思。
发簪是古代情人之间的定情信物,就相称于我们现在的戒指,送发簪是表达爱意的方法。
3、香囊:
在古代,香囊是随身佩戴的物品。
香囊也是有特别意义的,也叫做香包和荷包,是情人之间互赠的礼物。
香囊是手工刺绣缝制的,一针一线里都有着对恋人的爱恋,里面装有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细末,年轻人在见长辈的时候为了表示敬意都要佩戴香囊的。
所以在古代男女两情相悦一般都会送香囊。
4、手镯:
古代男子送女子玉镯是定情的意思,它代表的是一种爱的誓言,也是一种契约。
手镯还有比较好的寓意就是代表着健康,所以假如有人送你手镯,就代表把健康送给你。
1、作揖
作揖,汉族民间传统的一种礼节。
相对于庶民打招呼的万能性礼节“拱手”,“作揖礼”是士相见或感谢时常用隆重性的礼节。
然而,近代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中国人接受并使用握手礼,像作揖这样柔美的见面的行礼方式却徐徐地被中国人所摒弃甚至遗忘。
2、长揖
古代交际礼仪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即拱手高举,处上而下(双手抱拳举过头顶,鞠躬)。
上古时开始流行,不分长幼尊卑都可用。
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
3、跪拜
跪拜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礼节之一,又称叩头,磕头。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下辈/社会地位低的人对长辈/社会地位高的人所施的礼仪。
不仅中国古代如此,亚洲大多数国家都如此。
按照现代人的习惯,除非在特别的场合,如今几乎没有人愿意再行跪拜礼。
4、顿首
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
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
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
顿首是平辈之间的拜礼。
稽首是称扬之辞,顿首是请罪之辞。
后来,又因其拜礼至重,人们在有重大的事情哀求时也用“顿首”。
5、稽首
稽首(qǐ shǒu),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
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
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稽首的意思就是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一会儿。
稽有(jī)和(qǐ)两个发音。
有学习礼仪的学者认为稽首的发音应该是jī shǒu。
注重,中国传统礼仪的稽首动作和佛教的叩头动作是不一样的,手的动作是不一样的,当然它所代表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
佛教的叩头动作手心是向上的,意为承接佛法。
送别诗 折柳送别
关于“送别”,对于“文化”来说,好像显得微不足道,但也是紧紧地包含在文化的意义之中。
中国是一个讲人情的国家,中国文化自然也是布满了一股子人情味,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儒家文化上升为主要国家意识形态,使伦理学最为发达,其思想又以“礼”、“仁”为中央。
在这些主要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化中的人情味自然是不会少的,送别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送别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已经深深地打入我们的内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既然是谈送别,首先就要先明白什么是送别。
送别即是送行,是朋友、亲人、同事之间的一种离别礼仪,中国最早的送别仪式已经不为人知,因为送别的人太多、太平凡,反而淡化了最原始的产生和起因。
送别大多是挚友、夫妻、所尊敬的人之间举行,在分离的时候,因为感情太深,不忍分离,依依不舍地陪同送行一段路程,算是离别。
在古代的礼仪中,有“祖道”一礼,是指古代为出行者祭奠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这种礼算是最早、最为正规的送别。
《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
《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后引申为饯行送别,逐渐发展成为多种多样的形式。
古人送别的地方有一些专用的名词。
“南浦”最早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所以“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用名词;还有“长亭”, 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还有《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一段,显然长亭已成为人们心中送别之所。
这些送别的地方,因为大多被诗歌所通用,逐渐成了送别地的专用名词了。
了解了古人送别的地方之后,再来看送别的几种方式。
第一是送别酒,就是朋友即将分离之时,在一起聚餐饮酒。
最好的证实就是王维的《渭城曲》“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的名句了。
第二是送别歌、送别诗。
因为古时的诗歌合为一体,诗都是可以合乐唱出来的,所以送别歌和送别诗都是一回事,这让中国的诗歌创作增光不少,在文学史上,因为送别而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仅家喻户晓的名篇就已经是繁星丽天,数不胜数。
有些送别诗,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薛涛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关于送别最为人所称道的故事,就属汪伦送李白的故事。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一首《赠汪伦》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唐朝是诗歌的创作高峰,同时也是送别诗的创作高峰,几乎每位诗人都有自己的送别诗, 不光是唐朝诗人爱写送别诗,也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的诗人都少不了送别。
看来,离愁别恨永远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送别诗之外,还有折柳送别,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隋朝无名氏《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告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闻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古人的送别,大多都是在比较哀伤的气氛下进行的。
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别而已矣”所反应的就是这一现象。
古时交通不便,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会,分别的又是自己的亲朋挚友,想到此自然心里是不会好过的。
时至今日,仍旧会有一些哀伤的送别,送别已经成为千百年来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的送别,虽不比古人那样哀伤,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发一条祝福短信,说一些祝福的话,照一张相,算是留念。
互相交换定情信物,是仅次于正式结婚的社会性质的重要礼仪,这就是我们现在人常说的仪式感,信物可以不必过于昂贵、也不必是特别的什么东西,但是总得是有一定来历,或者和自己有些关系,精神上的含义,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一旦交换了信物,就表示把自己的忠心,也交付给了对方。
一般的定情信物,大多都是戒指、手链、罗汉钱等东西,在古代的时候,定亲一般都是父母之命,或者有些时候,男女双方产生了感情,但迫于礼教的压力,所以私下里互相交换信物,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且信物一点要保管好,丢失了就代表对对方的不忠,要是感情破裂,就会把信物,退还给对方。
虽然定情信物是流行于古代的,但是现在人们,也会在谈恋爱的时候,或者是各个重要的节日,送给自己男朋友或者是女朋友,一些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也代表着自己的心意,也表示两个人的关系,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和现代,有什么通用的定情信物呢?
先来说说戒指这个东西,用戒指定情这种习俗,已经在我国由来已久,南朝时期至晚唐之前,戒指都是男女互赠的,后来到了晚唐之后,就徐徐变成了,只能男子赠送女子,直到现在,有很多款式的时髦的戒指,是人们定情最喜欢送的礼物,而且在两人订婚、结婚时,都要有戒指作为纪念。
再来说说手链这种东西,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是都有的,也是人们会送到的一种信物,一般都是银制的,也有宝石、水晶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大家要注重,这里的手链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链状的,和手镯手环等,都不一样。
手链的一个作用,除了美观之外也有祈求平安的意思,也表示了以他之爱,冠你婉间牵手终身等的含义,是定情信物中,除了戒指之外,送的最多的一件礼物了。
耳环也是古代和现代,女子们都喜爱的一种装饰,早在《山海经》中就有了,女子佩戴耳饰的记录了,所以穿耳的起诉,从三代起到现在一直都在流行,耳饰分为耳钉、耳环、耳坠等样式。
清初的李渔李笠翁,有名的文学家、戏剧家和美学家,就曾经在《闲情偶记.生容》中说到过,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环这种东西,在古人的审美中,有着相称重要的地位。
还有一种信物是裙子,裙子也是古代现代女子,都穿的一种衣物,但是古代的裙子和现代, 又有些不同,古代的裙子有不同的材质,其中绢做的最为普遍,皇家公主比较尊贵,用的起百鸟的羽毛,用这羽毛织成了百鸟状的裙子,但究竟奢华的贵妇还在少数,普通人家的女子,都穿的是简朴的布裙。
古代也有不少闻名的裙子,有石榴裙、凤尾裙、月华裙、弹墨裙等,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风俗,颇具古风,现在很多人喜欢汉服、唐朝服饰,也会偶然传出来纪念传统,而现代的裙子,样式要更多了,这就不赘述了,相信大家在平时也都看过不少。
古代关于裙子,最经典的一首诗,那就是女皇武则天曾经给李治写的一首,其中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这两句话最为经典,纵然后来成了一代帝王,但她的心中,总是留有绵长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