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7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父母宠爱孩子,稀松寻常,甚至有很多父母宠爱孩子到了溺爱的程度。
但有多长人,能够像宠爱孩子一样去宠爱自己年迈的双亲呢?
他们不似孩子一样可爱,他们老、丑,甚至脏,要做到不嫌弃恐怕已经不易,如何还谈得上“宠爱”?
2022年3月29日的《成都商报》,刊载了一个让人暖到想哭的故事:
6兄妹24小时轮流照顾92岁的老母亲,吃饭、擦身、洗衣、喂药……还天天具体记录下老母亲的饮食起居和吃药情况,16年来已经写下共计30万字的46本护理日记。而这6兄妹中最大的72岁,最小的也已经60岁整。面对记者的提问:
“你们是如何坚持了16年?”这些身为儿女的老人家笑呵呵地说:
“当年她生我育我,如今我哄她惯她,这是人之常情,用不着刻意坚持。”假如要给这个故事起一个名字,我想应该是“老儿老女宠爱老母”。
对于92岁高龄且身患多种疾病的老母亲,这些“老儿老女”的确是在日复一日地宠爱着她。
一天,测完血压后,小女儿拿来了血糖仪。老母亲好像有些不耐烦,把手藏进了被窝里。小女儿就开始“哄”上了:“妈妈,乖,测完血糖咱们就起床吃饭啦!”然后,饭是这样吃完的:
儿子邓开广一手端饭,一手拿勺,把每一勺饭都轻轻地吹一下,才慢慢地喂进老母亲的嘴里。刚吃了几勺,老母亲就用手推开他的饭碗,嘟囔着说:“不吃了。”这时,另一个儿子邓国庆赶快接过饭碗,又“哄”上了:“来,来,再吃一点,免得饿肚肚哦!”就是这样哄着,老母亲才算把饭吃完了。
叫老母亲起床,真就像呼唤自己的“孩儿”:
小女儿俯在老母亲的耳边,亲昵地轻语:“妈妈,起床啦!鸡都叫了!”可老人家并不买账,还有些气愤地说:“走开!”见状,儿子邓国庆就唱起了儿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老母亲这才睁开了眼睛,露出了笑脸。16年来,这些“老儿老女”就是这样无微不至地宠爱着老母亲。
不止一次有人问,为什么不请个保姆或送老人家去养老院,这些“孩子们”说:
“妈妈把一生的爱都给了我们,现在是我们该反哺的时候了。”我打开百度,输入“宠爱孩子”,所得结果多达64页。可当我搜索“宠爱父母”,结果显示“0”条,所有信息都是关于“父母如何宠爱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宠爱,特殊是孩子年幼时,那是自然而然,甚至是欲罢不能。
但当孩子面对父母,特殊是当父母已经年老色衰,甚至行动不便,更有甚者,脑子也不那么清晰的时候,还能给予他们多长爱?
现实中上演的更多是对父母的忽视,甚至忽略。
且不论他人,我反观自己,就典型的负面教材。
我之前在离家千里的城市工作,一年只有春节才回一次家,不超过10天。现在回到仅有百里的城市,大大小小的假期都可以回去,但实际回去的很少,很多时候,因为嫌他们唠叨,电话也懒得打一个。我整天只顾着忙工作,心里竟很少牵挂他们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更不要说关注他们心情如何。我已经做得很不好了,可现实中比我做得更糟的大有人在。前不久跟一个同事出差,夜间开起了“卧谈会”,这位同事讲:
她的姥姥操劳了一辈子,最后却没得到周全的照料,这让她对自己的舅舅——姥姥的独子,至今耿耿于怀。她的舅舅早年丧偶,两个孩子都是姥姥一手拉扯大,可是,当姥姥老了,病了,卧床不起了,舅舅却开始嫌弃她,直到姥姥去世,他都没有在床前尽孝。作为儿子,竟然嫌弃自己的母亲,这个舅舅怕是没有意识到,他这样的做法也让我们很嫌弃他,嫌弃他枉有“儿子”这样一个身份。
其实还有很多子女谩骂甚至殴打父母的真实案例,很多为人子女者不是枉为“儿”,已经是枉为“人”了。
子女对父母缺乏爱,导致父母成为空巢老人,甚至是被虐待的对象,已经是严峻的社会问题,否则也不会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附则9章85条指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常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而虐待老人,早有法律规定是要入刑的。
老菜子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隐士,他对父母的体贴足可以用“宠爱”一词来形容。
为了让父母天天开开心心,老菜子特地买回几只漂亮善叫的鸟儿,还常常逗弄鸟儿发出叫声,两位老人听了总是笑着说:“真动听!”这老菜子其实也不小了,已年过七旬。有一次:
父母看着他花白的头发,叹息说:“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菜子为解父母的担忧,专门去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还故意大摇大摆,似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很是兴奋。还有一次:
老菜子进门不小心摔倒了,正好被父母看到。他害怕父母担心,故意装作小孩子一般,在地上一边啼哭一边打滚儿,以至于父母真的以为他是故意摔倒闹着玩的,不禁哈哈大笑。多么可爱的老菜子,他对年迈的父母是那样细心、体贴,可以说是极尽宠爱,为我中华民族历来最为重视的孝道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这是慈禧太后在她40岁时写给母亲的一首诗,一直流传至今。
唯愿天下儿女都能不忘父母的养育恩,都能在父母老去后,像当年父母宠爱自己一样去宠爱容颜沧桑、步履也蹒跚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