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6-16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有一个老神仙想看一看小动物们的品行,便预备了三袋麦子,测试小动物们会不会等失主来找麦子。
于是,老神仙把三袋麦子分别放在了小猪、小牛、小猴这三个小动物的门口。
第二天早晨,小猪发现了这袋麦子,心想:不知道是谁把麦子放在这里?反正没人知道,要是失主找上门来。
我就说没看见不就行了吗?小猪把麦子拿进了屋子里。
用石磨把麦子磨成粉。
又把粉做成了一个个面饼;烧的时候,小猪的嘴上只流口水。
烧好了,小猪大口大口的吃起了面饼。
而小牛可不像小猪那样的贪心,它发现了门口有一袋麦子,心想:是谁把麦子丢在这儿了?失主一定会来找这袋麦子的。
要是他过了好几天都没发现,那麦子不是要坏了吗?我把它晒一下吧!
这样就不会坏掉了。
于是,小牛把麦子撒在地上,让太阳把麦子晒干。
到了傍晚,小牛把晒干的麦子装进了原来的袋子,然后放在家中等失主来找这袋麦子。
那小猴又是怎么样的呢?小猴出门时,发现门口有一个袋子,找开一看是一袋麦子,它心里想:谁把这袋麦子落在这里的?要是失主不来领这袋麦子的话,麦子不是就坏掉了吗?有了!
我不是可以把麦子种在麦地里吗?要是失主找上门来,我就可以说秋天我会把麦子送到你家里。
小猴觉的这个想法不错,而且这也正好是一个种麦子的好季节。
于是,小猴把麦子种在了麦田里,并且每天去施肥、浇水,一有时间就给麦子冶虫。
很快秋天到了,小猴收了麦子,一共有二十多袋麦子。这时,老神仙下凡来看测试的结果了。小牛、小猴拿出了一袋麦子还给了老神仙。只有小猪拿不出麦子。
《刷子李》: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心;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
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
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
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寻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摇篮上去;茶叶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
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
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
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
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
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
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
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别不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一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气愤愣说不信。
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那天,头一次跟随师傅出去干活,到英租界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随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赛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周墙,先刷屋顶后刷墙。
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浆。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有人说这蘸浆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的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洁白的屏障。
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妨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突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
《镜泊湖奇观》课文原文
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漂亮善良的红罗女。她有一面宝镜。哪里的人们
有苦难,她只要用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弭祸。这件事传到了天庭,引起了王母娘娘
的忌妒,她派天神盗走了宝镜。红罗女上天索取,发生了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
就变成了镜泊湖。这当然是神话。虽说镜泊湖不是神仙宝物,也不能为人消灾祛病,
不过,镜泊湖夏季凉爽少风,湖面水骨如镜,倒是事实。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约在一万年前,这里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流阻塞
了牡丹江的河道,于是水面被抬高,形成了湖泊。
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除了镜泊山庄有一些精致的别
墅外,这里没有多长人啊的点缀,只有峭拔的山岩,清亮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
无际的林海。然而它并不单调:四面峰峦叠起,湖心石岛耸峙,湖中倒影奇幻,真是
美不胜收。
吊水楼瀑布是镜泊湖的闻名景点,位于湖水泻入牡丹江的地方。瀑布宽四十三米,
高二十五米。底部岩石由于上万年激流的冲击,被蚀成了几十米的深潭。本来清亮的
湖水悄悄地淌着,一到陡崖,忽然下跌,顿时抛撒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水雾弥
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清幽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里埏北国,冬季
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但瀑布却从不结冰断流。
这里有七个火山口,其中最大的一个直径约五百米,深约一百米,壁陡底骨,景色壮丽。
由于火山长期没有喷发,火山岩逐渐风化,同火山灰及沉积的浮尘积聚混合,形成了
富含钾、磷等元素的肥沃土壤,加上这里降水较多,火山口的东南方向有缺口,阳光
可以射入,所以长起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林中有红松、白桦、水曲柳、胡桃楸等树木,
还有许多名贵的药材。东北虎、熊、青羊、马鹿等野生动物,也常到火山口活动。游
客们爬上火山口的顶部俯视,只见足下峭壁如屏,黝黑的火山口好像要吞没一切,令
人心惊。可是底下的林木却不在乎这
①
鲁班学艺 鲁班年轻的时候,决心要上终南山拜师学艺。他拜别了爹妈,骑上马直奔西方,越过一座座山岗,趟过一条条溪流,一连跑了30天,前面没有路了,只见一座大山,高耸入云。
鲁班想,怕是终南山到了。山上弯弯曲,他经过了六大关 的考验,时时刻刻在练就他的品 行和修养。
年轻的鲁班离别了家乡,千里迢迢来 到终南山学。《鲁班学艺》这篇课文讲的是鲁班年轻的时候,到终南山拜师学艺,经过三年苦学,终于学好了手艺,成为木工祖师的故事。课文表现了鲁班尊师敬人、为民造福、不谋私利的高尚品德。
②
《鲁班学艺》是小学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原文是:
鲁班年轻时,上终南山拜师学艺。他来到了山顶,看见树林里露出一排屋脊,走近一看,是三间平房。
他轻轻地推开门,屋子里斧子、刨子摊了一地,连个站脚的地方都没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师傅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呼噜打得像雷一样响。鲁班想,这位老师傅一定就是精通木匠手艺的神仙了。他把斧子、刨子收拾在木箱里,然后规规矩矩地坐在地上等老师傅醒来。
直到太阳落山,老师傅才睁开眼睛坐起来。鲁班走上前,跪在地上说:“师傅,请您收下我这个徒弟吧。老师傅说:“我要考考你,你答对了,我就收你为徒。答错了,你怎么来的还得怎么回去。”鲁班不慌不忙地说:“我今天答不上,明天再答。哪天答上来了,师傅就哪天收我做徒弟。”
老师傅捋着胡子说:“一件手艺,有的人三个月就能学会,有的人得三年才能学会。
学三个月和学三年,有什么不同?”鲁班想了想才回答:“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
”老师傅轻轻地点了一下头说:“你答对了,我收下你。
向我学艺,就得使用我的工具。
可这把斧子,我已经五百年没用了,你拿去修理修理吧。
”
鲁班一看,斧子口已经崩了。他挽起袖子就在磨刀石上磨起斧子来了。他白天磨,晚上磨,一直磨了七天七夜,斧子终于磨锋利了。老师傅看了不住地点头。
老师傅说:“试试这把斧子,你去把门前那棵大树砍倒。那棵大树已经长了五百年了。鲁班提起斧子走到大树下。这棵大树可真粗,几个人都抱不过来。鲁班抡起斧子不停地砍,足足砍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才把这棵大树砍倒。
老师傅笑了,夸奖鲁班说:“好孩子,我一定把全套手艺都教给你!”鲁班苦学了三年,把所有的手艺都学会了。
有一天,老师傅把鲁班叫到面前,对他说:“三年过去了,你的手艺也学成了,今天该下山了。鲁班却说:“我的手艺还不精,我要再学三年!”老师傅笑着说:以后你自己边做边学吧。”鲁班只好拜别师傅,含泪下山了。
此后,鲁班给人们造了许多桥梁、工具、房屋、家具,还教了不少徒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后世的人尊他为木匠的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