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6-08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圣诞节、元旦节、春节就要到了,不少家长像Mommy一样预备给孩子选上一两件玩具当礼物。
邦尼兔,乐高,小布书,触觉球,费雪海马……无论经典还是新宠都是粑粑麻麻的热门之选。
大多数家长在帮宝宝挑选玩具时,都会格外注重安全问题:什么材质、部件会不会脱落、有没有异味……
然而就在近期,一款玩具被欧盟发出了消费者警告,理由是发出的声音音量太高,可能损伤宝宝听力。
玩具声响早有国标
不久前,欧盟委员会快速预警系统对一款中国制造的玩具乐器发出了消费者警告。
产品是一套8件乐器玩具,包括鼓、响板和口哨等,音量过高,可能导致听力损伤,不符合《欧盟玩具安全指令》和相关欧盟标准 EN 71-1的要求。
目前,进口商已经采取了退市措施。
检验局专家指出,一些益智的玩具会通过发出声音来增加宝宝的认知,很受家长欢迎。但玩具的声音假如控制不好,很轻易对听力造成损伤。
美国一项统计显示,在6岁到16岁的儿童当中,大约有520万的孩子至少有一只耳朵的听力因为噪音而造成损害。
而且这种伤害的原因之一,就是玩具噪音。这种噪音对孩子听力的损伤始于何时很难估计,往往是孩子的听力已经出现问题时才被发现。
今年1月1日起,新《玩具安全》国家标准(GB6675-2014)正式实施。新国标将玩具声响要求列为强制性要求。
如近耳玩具产生的连续声音的大小不应超过65分贝,其他玩具不应超过85分贝。和旧国标相比,新国标首次明确将“分贝数”写入其中。
Mommy特意在附近商店逛了一圈,然而并没有看到声响玩具将分贝数标明;很难凭耳朵界定有没有超过新国标。
只好提醒各位家长都留个心,在选择玩具时尽量选择远离声效超嗨系列,假如家里已经有或者宝宝特殊喜欢,可以用手动减少发声部件。
这些玩具同样不安全
◆摇摇车
各种商场和店铺的“门口神器”,后台曾经有粉丝私信Mommy,自己1岁多的孩子只要看到它就会拖着大人过去,不允许立刻倒地赖着不走。
Mommy的小家伙在婴儿期曾经对这个唱着歌晃动的卡通机器极度感爱好,一直盯着大量;但在儿童乐园玩过更多的设施之后偶然碰到看都不再看一眼……
类似图中这种摇摇车大多都是“三无”产品,没有安全防护设施,宝宝轻易从车里掉下来、手或脚卡住。
有人曾经进行了噪音测试,显示音量普遍达到90分贝,长期置于这种环境下,会对儿童听力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毛绒玩具
Mommy在这里说的是质量无法保证的杂牌毛绒玩具,而不是统一排斥所有布偶。究竟号称全世界最柔软玩具的网红邦尼兔也是毛绒。
绒毛玩具之所以不安全,是因为绒毛本身轻易沾染病菌,而且消毒相对困难,儿童长时间接触这类玩具,轻易引发哮喘。
医学证实超过80%的哮喘始于孩子3岁前,但不少被误诊为咳嗽;绒毛玩具和二手烟是最大诱因。
这些玩具被宝宝抱在怀里蹭来蹭去,脱落的毛一言不合就会进入孩子几乎没有鼻毛的小鼻子,最后吸入呼吸道和肺部。
◆拖绳玩具
这种玩具被打上“帮助宝宝学步”的卖点,可以由孩子拉着绳子另一头拖走,价格便宜。
身边已经有好几个孩子拖着类似玩具被绳子绊倒,其中一个因为磕到牙,鲜血直流。
更危险的是勒到脖子,想想都觉得可怕。
安全规范规定,36个月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上的带有附件的绳索长度不得超过220毫米,敲黑板。
◆气球
现在卖气球的少了,但是送的气球越来越多。商场活动,亲子游戏,连大人买东西都会递给孩子一个(带Logo的)气球。
气球爆炸产生的力比你想得更大,以会飞氢气球为例,爆炸后威力足以震碎玻璃,何况宝宝柔软的皮肤。
但它的出现频率太高完全不约很难,3岁以下的孩子尽量少玩。
玩具怎么选
1.看
看产品标识(合格证、产品标准、适用年龄、厂名、生产日期等);安全警示(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是否明确;有无产品安全质量认证标志等。
2.摸
摸一摸玩具的做工和表面是否光滑;填充物玩具(如毛绒布制玩具等)的填充物手感是否均匀、滑爽,有无异物等。
3.试
试一试小零件是否坚固、各个部件是否牢固;各运动部件之间的间隙是否会夹手指。
填充玩具可对着光亮处用手拍打,看尘埃是否飞起;串珠子和其他玩具的绳子够不够坚固。
4.听
挑选发声玩具时,要听一下声音是否适中、悦耳,以免过大的声音对儿童听力造成不良影响。
5.闻
对于涂漆玩具,要看一下它是否有安全检验合格证;使用的油漆是否达到了安全无毒的标准;仔细闻嗅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注重选购这类玩具时,最好尽量购买不易掉漆的。